印尼/菲央行打破禁忌,直接向政府购债;外资忧通膨失控-

印尼/菲央行打破禁忌,直接向政府购债;外资忧通膨失控

阿里云服务器优惠

Cv新冠造成空前冲击,亚洲开发中国家央行为了救经济,被迫跨入禁忌领域,直接向政府购债。经济学家警告,此危险举动可能会让通膨失控,但当下此风险极低。

日经新闻 20 日报导,印尼和菲律宾央行打破禁忌,直接向政府购债,使债务货币化(debt monetization),也就是提供免费资金供政府使用。此策略相当危险,可能会侵蚀外界对货币决策者的信心并削弱币值,有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通膨。美国银行经济学家指出:「极端情况下,过度宽鬆的政策会让投资人对许多新兴市场失去信心……如果新兴市场货币持续贬值,通膨和资本外逃的风险将提高,央行恐怕得骤然收紧政策,进一步削弱经济。」

亚洲地区中,印尼央行(Bank Indonesia)最激进,3 月印尼总统佐科威(Joko Widodo)签署命令,允许央行在初级市场购债。儘管印尼央行宣称这是「最后手段」,只有在投资人对印尼盾需求不足时,才会使用。然而,5 月 14 日为止,印尼央行已直接向政府购入 22.8 兆印尼盾公债。不只如此,1~4 月间,印尼央行更在次级市场买进 166.2 兆印尼盾公债。

另外,3 月菲律宾央行(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)使用 3 个月期的附买回协议(repurchase agreement),直接向政府购入 3,000 亿菲律宾披索(近 600 万美元)公债。德意志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 Michael Spencer 说:「央行假定直接干预初级债券市场,能阻止公债殖利率走升,并能提高投资人信心……风险在于万一外资未回流……大量印钞会打压币值,造成更严重的(资本)外逃。」不只上述两国,马来西亚、印度也打算跟进,直接向政府购债。

Business Insider 13 日报导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直言,「流动性陷阱」(liquidity trap)从已开发国家蔓延至开发中国家。本次经济低潮时,新兴国家利率低于以往,缺乏工具能够支撑经济。这些国家面临流动性陷阱,利率躺平、货币政策失去效用。他说:「流动性陷阱的论述中,没提到不会发生在开发中国家。」

维基百机解释,流动性陷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因斯提出的概念,是指货币政策完全无法刺激经济时,无论降低利率、增加货币供应量都没有作用。典型的流动性陷阱在当预期经济不景气出现,使持有流动资产的人不愿意投资。

赞(0)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  • potplayer
  • direct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