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v新冠疫苗研发竞赛在今秋或迎来第一节点,除了中国研发队伍,欧美研发团队也瞄準 9 月推出应急用的疫苗。
面对 COVID-19 新冠病毒,难在短时间消灭、甚至有可能和人类永远共存的病毒,显然传统药物研发速度难以对抗。
为了追赶新冠病毒发生变异,抢先一步找到稳定部分,可有效免疫成为目前药物与疫苗研发的关键,研究人员都希望速度能再快一点。
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技术:缩短Cv新冠药物的研发週期,为临床实验增速,且能保证安全有效。目前名为「器官晶片」的前线技术正在发挥作用解决问题。
什幺是器官晶片
器官晶片(organs-on-a-chip)(以下简称 OOC)可理解为:在一块晶片建造人体器官的机构与功能係统,模拟疾病发生,体外预测各种药物或外界刺激后的各种反应。
这和细胞培养研究有相似之处,实际上 OOC 技术也确实是细胞培养研究经历 100 多年后的进阶版。
当然 OOC 变热门也是因新药研发的尴尬困局。和治疗Cv新冠的疫苗与药物面临的挑战一样,目前各种新药的研发週期平均都在 10 年左右,且据 FDA 数据显示,经过动物实验验证安全有限的药物中,92% 都会在人体临床时失效,高效低产是目前药物研究领域的命运。
而 OOC 技术特性有机会扭转这局面:不仅能让科学家有机会透过显微镜看清细胞的病理变化,也能代替动物、人类进行药物测试,并在早期筛选候选药物的功效和毒性,加速药物研发。
COVID-19 新冠病毒出现前,科学家已模拟多种人类器官「晶片」促进药物开发和客製化医学治疗,像是肺、肝脏、眼睛、女性生殖系统等。
这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的「眼动晶片」,与隐形眼镜大小形状相似,模拟人类眼睛的眼表状态,包含角膜、结膜细胞。黄色是营养物质透过微流体通道传向中间的「眼球」。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会眨眼的眼睑,以保持晶片表面润滑。这些类眼晶片为眼部疾病建模,可在晶片进行药物实验和病理观察。
▲ 眼动晶片。
这是西北大学的女性「生理期模型 EVATAR」,这巴掌大的物体第一眼看上去,更像电脑拆下来的零件。
晶片连接了 5 个微型器官细胞:输卵管、子宫、阴道、卵巢和肝脏,会透过「泵」的作用携带蓝色的模拟血液移动,模仿女性 28 天生理期週期生殖系统运转,分析某些生理疾病。
▲ 生理期模型 EVATAR。
哈佛大学怀斯学院的「肺泡晶片」约拇指大小,上面构建充满肺泡上皮细胞和空气的黄色上部通道,和血液细胞的蓝色下通道。他们利用看似简单的晶片研究机械力对呼吸的影响,甚至也研究抽菸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影响。
▲ 肺泡晶片。
上述这些模拟人体构造的器官晶片还有很多,OOC 将复杂的人体经过数理和建模拆解成一个个最小功能单元,将各个器官或细胞的运作过程曝光放大到晶片。
这是 OOC 的优势但也是瓶颈,正如看到的,OOC 目前模拟的只是几种人体细胞运作,虽然研究人员也试图将这些器官晶片连起来,形成整合电路的微型器官系统,但複杂性还是离真正的器官很远。
▲ 模拟心脏输出的整合电路晶片系统。
器官晶片如何对抗 COVID-19
器官晶片 OOC 也加入这场全球性对抗 COVID-19 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。与药物和疫苗不同,OOC 试图从晶片找到打击Cv新冠的标靶。
为什幺 COVID-19 如此容易且迅速传播?为何能快速攻破免疫系统侵入人体?目前仍未知。
为此加拿大研究人员在晶片创建鼻子、嘴、眼睛、肺部等模型,观察新冠病毒如何攻破免疫系统。
这种观察与实验无法在人体操作,藉助晶片,研究人员能看到病毒感染 24 小时期间发生的变化,更长远一点,可观察长达 14 天潜伏期的一系列病变。
这项研究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晶片模仿人类免疫系统,这是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的关键,但人体免疫细胞如 T 细胞和 B 细胞,目前无法人工製造。
另外利用 OOC 技术研究对抗 COVID-19 的研究人员在用其他方式探索病毒,他们试图建立血液检测晶片,读取感染Cv新冠后会产生哪些细胞标誌物触发免疫反应。不过研究人员表示,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在于变化速度相当快,发现最早的标誌物难度相当大。
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日子里,想快速突破器官晶片的技术瓶颈相当困难,但这种技术或许能成为辅助手段。虽然 OOC 目前无法取代人体和动物实验,但能成为某些测试阶段很好的替代品,让人们多一些机会抓住病毒的把柄,预测药效的成败。
新冠病毒为人们带来疫苗与药物研发的最高难题,也势必推动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快速向前跑。
- Growing human Organs-on-a-Chip
- Organs on Chips
- ‘Organ-on-a-chip’ model to find out how COVID-19 invades our bodies
- Multi-organ “lab-on-a-chip” to reduce animal testing
- Using Organs-on-Chips to Combat COVID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