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放的全球贸易系统陷入困境,疫情可能会把此一系统推落悬崖,若不小心,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可能崩垮,一如 1930 年代。
维基百科解释,1930 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,促使极权政府兴起,包括法西斯主义、纳粹主义、史达林主义政权等。
Barron’s 15 日报导,数十年来生产持续超过消费需求,各国靠着借贷支撑消费、勉强避开全球衰退。为何会有此种情况?原因在于全球财富日益集中在富豪手上,其余民众全遭牺牲。富豪的品味不管再奢华,能购买的东西有其极限,无法靠着消费创造工作机会,提高其他人的薪资。正是因为如此,全球金字塔顶端 1% 家庭,平均有 40% 收入用于储蓄。相反地,底端 90% 的家庭,只有 5% 或更少的收入用于储蓄。
民众相对于自己所生产的商品来说,收入越来越低,他们的花费被用来积累富人资产。唯有消费持续成长、能吸收多余供给时,投资才有价值。如果工人买不起自己製造的商品,必须借贷才能让需求高到足以吸收全球生产。没有债务,消费将减少、卖不掉的货物会大增,企业将倒闭、失业率也会飙升。
这是个脆弱的系统,经济学家 Michael Kumhof 等人发现,1920 年代和 1980~2007 年间,美国收入过度集中和家庭负债飙高,两者几乎完美连动,最后都爆发金融危机。经济学家 Atif Mian 等人也发现,1980 年代以来,富人的过度储蓄几乎全来自其他人的大肆借贷。倘若收入较为平均,老百姓根本无需背负大量债务。贸易让许多产能过剩的国家,能够把商品倒往其他国家,躲避负债和失业率提高的问题。但是疫情之下,财富过于集中的问题可能会被曲解为利益冲突国家的纷争,激化国际贸易争端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