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明 N95 口罩核心技术的蔡秉燚,68 岁退而不休,持续研究口罩消毒后再使用的方法。他表示,自己会选择救 1 亿人的生命,不会选择要 1 亿美元。
台北科技大学 22 日新闻稿指出,Cv新冠(2019 新型冠状病毒,COVID-19)疫情延烧,北科大校友、N95 口罩核心技术发明人蔡秉燚也成为媒体焦点,他拥有多项专利技转,包括口罩、手术衣等,造福逾 10 亿人的健康。
蔡秉燚出身台中清水农家,为了学一技之长,选读台北工专(北科大前身)纤维工程科化纤组,毕业后先到纺织工业研究中心(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前身)任职,再到染整厂工作。
蔡秉燚表示,当时台湾的机械、技术来自欧美日,只做製造,不知原理,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慾,因此决定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。
越念越起劲的蔡秉燚,广泛涉猎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基础科学,就读博士班时更狂修 500 学分,相当于念 6 个博士学位,也因此跨界整合流体力学、电学、材料学等不同知识,并运用电脑程式,快速算出研究假设的实验结果。
研究所毕业后,蔡秉燚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担任研究学者,领导团队在 1992 年开发 N95 口罩的两大技术。深知研发没有止境的他,2018 年更发明水力摩擦加电的新技术,将过滤材料效能加倍,原本 N95 标準要用两层材料,新技术只要一层且透气效果更好。
眼看疫情延烧全球,引发口罩荒,退而不休的蔡秉燚也热心发表文章,探讨有哪些方法可让口罩消毒后重覆使用,不让功能失效。文章一出,美国哈佛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、耶鲁大学、史丹佛大学等名校都来交流。
朋友打趣问起,现在做这样的事情,应该拿多少酬劳,蔡秉燚则说,这些工作他不拿酬劳,「如果可以选择,我会选择去救 1 亿人的生命,不会选择拿 1 亿美元。」为人类谋福祉,是他坚持研发不懈的核心信念。